8月3日,3D路面摊铺技术首次在昌金改扩建项目K887+520右幅底基层试铺,试铺里程为780米。试铺结束后,经过试验数据检测,所有质量数据合格,符合规模运用的条件。
据了解,本次3D路面摊铺技术的运用,为江西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中首次引入。该技术采用徕卡3D摊铺自动控制系统,与传统摊铺技术相比,可省去放样、打桩、挂线等复杂流程。
“使用3D摊铺自动控制系统,整个路面铺设误差实现了毫米精度级别控制,并且实时监控,减少现场人员投入、降低施工安全风险隐患。工作现场只需2名测量人员负责系统控制及检测,一天可以铺设水稳层约1.3公里,效率较传统工艺相比提高1.5倍。”昌金改扩建项目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道。
3D摊铺自动控制管理系统主要由ICR80测量机器人、摊铺自动控制系统和摊铺机车身姿态控制系统组成。系统通过提前收集桩号、高程信息,形成3D图像,iCR80测量机器人实时跟踪摊铺机上的棱镜,实现动态调整、实时显示、全程掌控水稳和沥青摊铺层的标高、平整度等质量控制指标。面对不同的坡度施工,3D摊铺控制系统配备双轴倾斜传感器,可精准地对摊铺机车身姿态变化进行修正,同时利用软件算法与车身姿态传感器协作,按照道路设计数据,实现摊铺作业的精细控制,减少人为干扰,最大限度达到路面施工的精准、高效和安全,有效保证实施工程质量,降低施工成本。
3D摊铺技术的成功运用是昌金改扩建项目将“四新技术”融入项目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,更是项目提升实施工程技术专业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、精细化水平的一个缩影。项目将秉承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的理念,积极研究、推广、运用“四新技术”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措施落实落地,助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。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交通报”、“来源:中国交通新闻网” 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交通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交通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国交通新闻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别的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别的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更多
【江西】美铸自然 绿建未来——昌金改扩建SSZ3标标准规范打造“百年平安品质工程”
【湖北】宜昌城西高速公路(含陡山沱过江通道)南津关长江大桥通过初步设计技术审查
【云南】沿着“四好农村路”看红河州系列报道之三(泸西篇):云南泸西以“路”为笔 续写“四好农村路”新篇章